发布日期:2025-07-14点击: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破解马关县坡脚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瓶颈,7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党委携手赴坡脚镇,与云南财经大学驻村工作队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联建活动。通过田间问诊、农户座谈、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当地黄精、白及、百部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由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李国栋教授带领专业团队首先到盐塘村的白及、百部种植基地实地调研。专家们仔细查看苗情、了解长势,针对地块选择、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控等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现场开出“科技处方”。在吉利可的黄精初加工坊,专家们针对黄精加工过程中的存储方式、炮制工艺、包装选择等问题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在随后的三方座谈会上,云南财经大学驻村工作队长胡世文详细介绍了学校对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帮扶情况,坡脚镇镇长王应龙全面介绍了全镇中草药产业的现状。部分中草药种植代表分享了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病虫害及种植管理问题,部分致富带头人则交流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与会专家用专业学识解答了村民们的疑问,围绕县乡中药材发展定位、适度规模发展品类、预防为主的种植管理、病虫害科学防治、地域品牌打造、致富带头人培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务实专业的建议。
在当地中药材的种植推广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教师王浩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和学院党员教师汪晓洋在2年的服务期满后,克服重重困难主动申请延长驻村服务期,继续带领村民种植中草药致富。在他们的带领下,当地的中草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村民的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王浩然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站稳思政讲台,更要扎根乡土大地。“要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乡村建设,用扎实学识助力教育发展,用前沿学术赋能产业转化。”